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电子版 高中生物知识点电子书

高考动态 2025-05-01 09:56:56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选修教材知识点总结(一)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电子版 高中生物知识点电子书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电子版 高中生物知识点电子书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电子版 高中生物知识点电子书


1、稳态: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调节下,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温度、pH、渗透压,水、无机盐、血糖等化学物质含量

血浆 7.35—7.45 缓冲对 NaHCO3/H2CO3 Na2HPO4/NaH2PO4

2/3细胞内液 组织液

2、65%体液 1/3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内 不是血液 血液>血浆>血清

食物 排尿

3、体内水来源 饮水 水排出途径 出汗 皮肤

代谢水(有氧呼吸)面虫、骆驼 呼气 肺

(氨基酸脱水缩合) 排遗 消化道

4、K不吃也排 不经过出汗排

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固醇) 保Na排K

高温工作、重体力劳动、呕吐、腹泻→→应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Na(食盐)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出现四肢发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K对细胞内液细胞渗透压起决定作用,维持心肌紧张、心肌正常兴奋性 K心

5、血糖三来源(食物、分解、转化) 三去向

糖的主要功能:供能

胰岛素 降血糖激素;增加糖的去路,减少糖的来源 胰高血糖素、 升血糖

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却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血 糖 升 高

↓ ↑ ↑

下丘脑某区域→胰岛B细胞 胰高血糖素↑ ↑

↓ ↑ ↑

胰岛素↑ 胰岛A细胞 肾上腺髓质

↓ ↑ ↑ 下丘脑另一区域

血 糖 降 低

<50-60 低早 <45 低晚 >130高 >160-180糖尿

一次性摄糖过多,暂时尿糖 持续糖尿不一定糖尿病,如肾炎重吸收不行

糖尿病 血糖高且有糖尿 验尿验血 三多一少症状?

不吃少吃多吃含膳食纤维多的粗粮和蔬菜

6、营养物质:

蛋白质不足:婴幼儿、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过轻 成年人浮肿

提供能量

营养物质功能 提供构建和修复机体组织的物质

提供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维生素:维持机体新陈代谢、某些特殊生理功能

VA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夜盲症

维生素 VB:脚气病

VC:坏血病

VD:佝偻病、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

7、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分布皮肤、粘膜、内器官)

体温来自代谢释放热量(不是ATP提供),体温恒定是产热量,散热量动态平衡结果

寒冷 炎热

↓ ↓

皮肤冷觉感受器 温觉感受器 血管

↓传入神经 ↓ 立毛肌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 骨骼肌

传出神经 ↓ 汗

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战(产能特多) 血管舒张

皮肤立毛肌收缩 皮肤立毛肌收缩 汗液分泌增多

↓鸡皮疙瘩 ↑

缩小汗毛孔 甲状泉激素↑

减少散热 增加产热 散热量增加 不能减少产热

调节水分、血糖、体温

8、哺乳动物成熟血细胞(提取细胞膜下丘脑 分泌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 抗利尿激素

感受: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传导兴奋:产生渴觉

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9、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胸腺—T 骨髓—B

免疫细胞:B、T

免疫系统的物质基础 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脾

免疫物质:抗体、淋巴因子(白介素、干扰素)

10、抗原特点:①一般异物性 但也有例外:如癌细胞、损伤或衰老的细胞

②大分子性

③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的衣壳)

11、体液免疫: 记忆细胞

↓ ↓再次受相同抗原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抗体

↑ (摄取处理) (呈递) (识别)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免疫球蛋白)、抗毒素、凝集素

识别抗原: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B/T

效应B细胞获得有三途径(直接、间接、记忆)

记忆细胞受相同抗原再次后引起的二次免疫反应:更迅速、更强

再次接受过敏原(概念)

过敏反应 抗体分布 细胞表面

组织胺:体液调节

先天性: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肺炎、气管炎

(人类免疫缺陷) HIV↓攻击T细胞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13、色素吸收、传递、转换光能 色素不能储存光能

蛋白质、氨基酸也不能储存

少数特殊状态叶绿素a 最终电子供体:水

高能量、易失电子 光能→ 电能 最终电子受体:NADP+

14、C4植物:玉米、高梁、甘庶、苋菜

既C3又C4 CO2固定能力强 先CO2+C3→C4

C3、C4叶肉细胞都含正常叶绿体

选修 C3维管束鞘细胞无叶绿体

图 C4维管束鞘细胞含无基粒的叶绿体 不进行光反应

(P29) C4植物花环型结构 里圈:维管束鞘细胞 外圈:部分叶肉细胞

降低呼吸消耗 增加净光合量

15、提高产量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光:光质、强度、长短

提高农作物对 增大光合作用面积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光能利用率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水

矿质元素 N、P、K、Mg

CO2 农家肥、CO2发生器

16、生物固氮:N2 → NH3

根瘤菌的特异性:蚕豆根瘤菌侵入蚕豆、菜豆、豇豆;大豆根瘤菌侵入大豆。

N素

根瘤菌 有机物 豆科植物 异养需氧

共生固氮菌 根瘤 薄壁细胞 愈伤组织

固氮菌 自生≠自养 根瘤菌拌种 豆科植物绿肥

自生固氮菌:圆褐固氮菌(固氮+激素)

生物固氮(主:根瘤菌) 工业固氮 高能固氮

17、N循环 硝化、反硝化、氨化作用

反硝化:氧气不足NO3-→N2

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原理:无氮培养基对固氮菌的选择生长

物质基础:线粒体、叶绿体中的DNA(质基因)

…线粒体

18、细胞质遗传 典型代表 …叶绿体 花斑植株→三种

特点 母系遗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来自卵细胞)

后代性状不出现一定分离比

(形成配子时,质基因不均等分配)

编码区:编码蛋白质 连续的

原核细胞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上游: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基因结构 调控 编码区下游

高中生物所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

知识点

归纳

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名词:1、微量元素:

生物体

必需的,

含量

很少的

元=================================================================素

。如:Fe(铁)、Mn(门)、B(碰)、Zn(醒)、Cu(铜)、Mo(母)

,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2、

大量元素

: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

(探)、

0(洋)、H(亲)、N(丹)、S(留)、P(人people)、Ca(盖)、Mg(美)K(家)

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

3、统一性:组成

细胞

的化学元素在非

生物界

都可以找到,这说明2、非条件反射:动物通过遗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4、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异性。

语句:1、

地球

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生物体

生命活动

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

化合物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①

C、H、O、N、P、S

6种元素是组成

原生质

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②.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能够促进

花粉

的萌发和

花粉管

的伸长。当

植物

体内缺B时,花和

花丝

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

满意的话再发给你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所有的细胞:

语句:

以及细胞跨膜运输)

鸡的成熟血细胞(提取DNA)

蛙的成熟血细胞(观察无丝分裂)

植物细胞(低等植物有中心体

高等无中心体)植物根尖部位的四种细胞(根冠区

生长区

伸长区

成熟区)

蓝藻细胞

大肠杆菌

口腔上皮细胞

肌细胞

卵细胞

镰刀型贫血细胞

===============================================================

蛋白质有关的知识

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过程和有关细胞器)成分

功能

物质跨膜运输

磷脂双分子层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蛋白质工程(生物人教版选修三)

常见的计算题

1蛋白质、多肽:脱水缩合的相对分子质量,脱水的分子数

2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糖类的转换所消耗的物质或生成的物质

3遗传问题:遗传概率,判断显隐性等

4种群密度

试剂的原理,作用,现象

1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

AB液混合使用

水浴加热

成砖红色沉淀

2碘液检验淀粉

显蓝紫色沉淀(在遗传题中有糯与非糯的颜别)

3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

先加A液再加B液

显紫色

4检验脂肪有苏丹三和苏丹四

苏丹三显橙红色

苏丹四显红色

5观察线粒体

加健那绿染液

线粒体显蓝色

细胞质接近无色

6DNA

甲基绿

显绿色

RNA

吡罗红显红色

7二氧化碳鉴别

通入溴麝香草酚蓝

由蓝变绿再变黄

8酒精鉴别

通入

由橙红变为灰绿色

9染色体(质)用龙胆紫染液

变为深紫色

==========================================================

尸体?···没学过不知道···

以上内容可能不太全面,请谅解

高中生物必背的知识重点总结

高中生物常考知识

体液调节

名词:

1、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2、垂体: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借漏斗柄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

3、下丘脑:即丘脑下部。间脑的一部分,位于脑的腹面,丘脑下方,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的较高级中枢。

4、反馈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合成与分泌。

5、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6、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产生)是升高血糖含量,胰岛素(胰岛B细胞产生)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

1、垂体能产生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甲状腺能产生甲状腺激素,胰岛能产生胰岛素。

2、人体主要激素的作用: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激素----促进相关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关腺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胰岛素----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3、分泌异常症:a、生长激素:幼年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只小不呆)、幼年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幼年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又呆又小)。

4、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通过促垂体激素对垂体的作用,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5、激素的.调节:

①纵向调节:A、促进作用:寒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代谢加强。B、抑制作用:甲状腺激素增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维持正常(反馈调节)。

②横向调节: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6、在体液中除激素外,还有CO2、H+等对机体也有调节作用。

高考1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风湿…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基础知识

神经调节

名词:

3、、条件反射:动物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4、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通常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5、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包括细胞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枝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的树突。

6、神经纤维: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7、兴奋:动物和人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动状态或弱活动态变为强活动态。

8、突触:把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膜和突触后膜。

9、突触小体: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10、大脑皮层: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的灰质,叫大脑皮层。

11、言语区:人类的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有关,这些区域叫做言语区。

12、运动性失语症(say):当皮层前回底部之前(S区)受到损伤时,病人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也就是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能看,能听,不会说)

13、感觉性失语症(hear):当皮层颞上回后部(H区)受到损伤时,病人会讲话会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却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能看、能写、不会听)

1、兴奋的传导:

①.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状态的膜电位----外正内负,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外负内正,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外正内负,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电位。形成局部电流回路:a.膜外电流:未兴奋区→兴奋区,b.膜内电流:兴奋区→未兴奋区。

②.细胞间的传递(通过突触来传递):a、突触是由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和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三部分构成。b、兴奋传递过程:膜电位变化→突触释放递质→膜电位变化;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小泡破裂,释放出递质到突触间隙内,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特殊受体结合,改变了突触后膜的通透性,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了兴奋或抑制。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是:细胞体→轴突→树突。

2、躯体运动中枢(存在大脑皮层的前回):A、当前回顶部时,可引起下肢运动;前回底部时,倒出现头部器官运动;前回其他部位时,可以出现相应器官运动。B、分布特点: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皮层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a、不同的: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准确,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反应速度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

b、联系: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两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考点知识

1.人的成熟红细胞的特殊性:

①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②成熟的红细胞中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结构;

③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④葡萄糖在成熟的红细胞中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两条途径:糖直接酵解途径EMP和磷酸己糖旁路途径HMP)。

2.蛙的红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3.乳酸菌是细菌,全称叫乳酸杆菌。

4.XY是同源染色体,但其大小不一样(Y染色体短小得多),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Y染色体上基因少得多)。

5.酵母菌是菌,但为真菌类,属于真核生物。

6.一般的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可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只是利用光能进行光解,这就是证明“并不是生物体内所有的反应都需要酶”的例子。

7.人属于需氧型生物,人的体细胞主要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但红细胞却进行无氧呼吸。

8.细胞分化一般不可逆,但是植物细胞很容易重新脱分化,然后再分化形成新的植株。

9.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具备全能性,但卵细胞是个特例。

10.细胞的分裂次数一般都很有限,但癌细胞又是一个特例。

11.人体的酶发挥作用时,一般需要接近中性环境,但胃蛋白酶却需要酸性环境。

12.矿质元素一般都是灰分元素,但N例外。

13.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无胚乳,但蓖麻例外;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有胚乳,但兰科植物例外。

14.植物一般都是自养型生物,但菟丝子、大花草、天麻等是典型的异养型植物。

15.蜂类、蚁类中的雄性个体是由卵细胞单独发育而来的,只具有母方的遗传物质;雌性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16.一般营养物质被消化后,吸收主要是进入血液,但是甘油与脂肪酸则被主要被吸收进入淋巴液中。

17.纤维素在人体中是不能消化的,但是它能促进肠的蠕动,有利于防止结肠癌,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了,所以也称为“第七营养物质”。

18.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

19.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一般是酒精,但是某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的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如: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玉米的胚等。

20.化学元素“砷”是可以使人致癌而不使其他动物致癌的致癌因子。

21.体细胞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但是,雄蜂和雄蚁就是孤雌,只有卵细胞的染色体!

22.体细胞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植物中的香蕉是三倍体,进行无性。

23.红螺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营养厌氧型。

24.猪笼草的代谢类型为兼性营养需氧型。

25.是DNA或RNA,但是朊没有DNA或RNA,其遗传物质只是蛋白质(“朊”意即是蛋白质)。

26.光合作用一般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但蓝藻和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不需要叶绿体。

27.有氧呼吸一般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但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主要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