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权结构 伊利股权结构分析2021

高考动态 2024-11-10 09:55:18

伊利公司治理特点

公司治理一般泛指公司管理与激励约束的方法。

伊利股权结构 伊利股权结构分析2021伊利股权结构 伊利股权结构分析2021


伊利股权结构 伊利股权结构分析2021


不同的组织和专家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是以股东利益化为目标,合理分配出资人、董事会和高级经营管理层之间权利与的制度安排,核心是解决公司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问题。

由于商业银行所具有的行业特点,其治理结构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股东利益化为目标,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管理层组成的组织结构,二是建立在这种组织结构之上的治理机制,三是较好地处理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关系。

从银行业主流治理结构来看,由于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控制权的转移、董事会的作用、业绩与收入的相关性、信息披露程度等异,当前商业银行主要有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两种模式。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区别:

从定义的角度看,公司治理是公司运作的一种制度构架,是公司发展方向的一种基本安排。而公司管理是在这种基本的构架和安排下,通过、组织、控制、指挥、协调和评价等功能的具体实施来实现公司的目标。

公司管理是运营企业,而治理则是确保这种运营处于正确的轨道之上。公司治理指的是董事会利用它来监督管理层的过程、结构和联系,公司管理则是管理人员确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什么是股,法人股,公众股

股是指以国有资产向有限公司投资形成的股权。股股权,也包含国有企业向股份有限公司形式改制变更时,现有国有资产折成的股份。股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股权设置分为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这四种。

按投资主体来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公众股。

国有股指有权代表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以公司现有国有资产折算成的股份。

法人股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团体以其依法可经营的资产向公司非上市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法人股平均占20%左右。

公众股是指我国境内个人和机构,以其合法财产向公司可上市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我国投资者通过4000多万股东账户在股票市场买卖的股票都是公众股。2005年《中华公司法》百四十三条规定,单个自然人持股数不得超过该公司股份的5%。

股权激励方案_基于伊利股权激励方案的思考

【摘 要】随着我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相互分离,并由此产生委托成本。股权激励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建立利益的桥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委托问题。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发展。但是,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效果却受到质疑。本文从伊利实施股权激励的案例出发,分析导致伊利股权激励失效的原因是企业违背了股东权益化。

【】股权激励;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市场反应

一、引言

伊利公司作为我国的知名企业,自公布实施股票期权以来,各界就给与了极大地关注,伊利的股票也受到投资者的“追捧”。然而,伊利公司却因股票期权激励于2007年年度出现了亏损。本文通过分析财务报表数据探讨伊利出现亏损的原因以及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对于指导我国企业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伊利实施股权激励重要事项

1.伊利股份的股票期权激励授予激励对象5000万份股票期权,标的股票占当时伊利股份股票总额的比例为9.618%。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授权同起8年内的可行权日以行权价格13.33元和行权条件购买1股伊利股票的权利。在认股权证行权后,公司的股本发生变化,公司对股票期权激励的股份数量和价格相应进行调整。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股票期权数量由5000万份调整为6447.9843万份,行权价格由13.33元调整为12.05元。

2.2007年12月21日,伊利第五届监事会临时会议形成决议:根据股票期权激励,目前公司激励对象已经满足股票期权激励的行权条件。公司拟采取向激励对象以定向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行权。经测算,股票期权授权日的公允价值为14.779元/份。按照股份支付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将对公司等待期内的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损益影响总额为73895(14.779×5000=73895)万元,行权日起为2007年12月28日。本次发行股票总额为64480股,涉及行权人数35人,限售期为1年。

三、股权激励在伊利财务报表上的表现

分析伊利利润表发现,净利润和管理费用呈现很大幅度的变动。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自从2006年实施股权激励后,企业的净利润大幅度下降,甚至在07、08年呈现负值,直至09年才有所好转。而企业的管理费用却又大幅度增加在08年甚至达到了一倍之多。企业净利润和管理费用是企业利润表中变化的项目,并且二者之间呈相反的变动。那么企业净利润的下降是不是由股权激励所导致的,我们首先分析企业的经营绩效。

资产净利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它也是企业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财务比率,解释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综合性极强。由于股权激励对于伊利的利润影响,所以我们选取了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报酬率以及每股收益4个指标。

从上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净资产报酬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负值。这反映企业资产和自有资金获取收益的能力在07、08年出现大幅度下降,这与净利润大幅度下降是有关系的。企业每股收益的大幅度下降是由于股本从2006年的516470000股增加到2007年的666102000股以及2008年的799323000股,企业将新发行用于激励公司管理层的股本在07、08年分摊,使得股本大量增加,同时净利润的减少使得企业的每股收益出现负值。

总体情况来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在07、08年出现大幅度下降,这与伊利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是有很大关系的,并且2008年对乳制品行业也产生冲击。但从总体趋势可以看出,这4项指标在2009年又逐渐恢复了正常,并且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说明企业的07、08年的盈利能力下降不是企业的常态,相关指标的下降是受企业股权激励短暂行为的影响。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并没有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认为股权激励并没有导致企业经营绩效的下降,但是股权激励后,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如预期的那么好。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股权激励对企业的影响不大。

从企业偿债能力中,相对于蒙牛、光明等企业,伊利的长期偿债能力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甚至达到70%左右,而且从伊利较高的流动比率可以看出企业的,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20%以上的自有资金说明资金质量较高。并且企业的营运能力周转率也保持者稳定的状态,并没有因为股权激励产生很大的波动。

通过对企业的业绩分析,在2005到2009年之间,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变动,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状态。而企业的盈利能力则波动很大,主要的08年和09年净利润的波动导致,进一步分析利润表是由于管理费用的大量增加使得净利润下降。这说明剔除净利润的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保持了稳定的发展状态。这一方面反映了股权激励并没有导致企业经营绩效的下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股权激励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起码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

四、伊利实施股权激励的市场反应

在伊利公司激励披露后,伊利股票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因为在股权激励对企业是否具有促进作用还是有待考证。伊利公司因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而导致公司亏损,与股票期权激励的初衷相背离,虽然剔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本身对利润的影响数后,公司2007年年度净利润无重动,但是2007年度伊利公司所赚取的利润,支付股票期权激励的成本都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高层管理者独享了公司的收益,而损失却由中小股东承担。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从伊利的股价变动可以看出,从07年股价35元左右降低到09年不到不到10元,下降近3成。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伊利在07年实施股权激励后,投资者并没有如预期的热捧,企业的股票并没有保持增长,大部分投资者采取的是一种观望态度。说明市场对股权激励的有效性还是保持着一种怀疑态度。

五、股权激励失效的原因分析

伊利混合所有制改革后,控股权归谁

呼和浩特投资有限公司。根据伊利息得知,在伊利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该的大股东为呼和浩特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8.41%的股权。包括潘刚在内的管理团队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合计持有8.01%的股权。其余83.58%的股权均为公众投资人持有。由此可见,控股权归呼和浩特投资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伊利位居全球乳业五强,连续九年蝉联乳业。

公众股是国企吗

公众股是国企。国有股指有权代表同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以公司现有国有资产折算成的股份,如截止1999年6月30日,沪市伊利股份600887持股3302.87万股,即指国有股。

一、公众股是国企

按投资主体来分。用户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公众股。法人股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团体以其依法可经营的资产向公司非上市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目前,在用户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法人股平均占20%左右。同上,沪市伊利股份(600887)境内法人持股3374.84万股,即指法人股。

二、用户国国有股和法入股目前还不能上市交易

股东和法人股东要转让股权,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经证券主管部门批准,与合格的机构投资者签订转让协议一次性完成大宗股权的转移。由于股和法人股占总股本的比重平均超过70%,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取得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收购方需要从原股东和法人股东手中协议受让大宗股权。近年来。随着兼并收购人壳、借壳等资产重组活动的展开,国有股利法人股的转让行为也逐渐增多。例如,1995年汽车公司协议受让“沈阳金杯”5亿股股,使其控股比例达到51%,沈阳金杯由此改名为一汽金杯,纳入一汽旗下。

综上所述,在募集方式下,股份公司发行的股份,除了由发起人认购的一部分外,其余部分应该向公众公开发行。

伊利财报大解读: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压缩,为了激励潘刚挤利润

伊利三季报发布后,股价罕见跌停!是基本面恶化,还是投资者此前预期太高?

前三季度,伊利营收737.70亿,同比增长7.42%,净利润60.24亿,同比增长6.99%。

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增速11.17%,较第二季度营收增速22.49%,出现大幅下降,净利润增速也是环比大幅下降!

业绩增速环比大幅下降,低于市场预期,导致季报发布后股价跌停。其实,是市场预期太高了,第二季度的业绩高增长是个特殊情况,并不能持续。当然啦,伊利财报也有些问题,是否会导致长远的业绩压力,还需要更长时间观察。

第二季度,伊利营收增速22.49%,净利润增速72.28%,半年报发布会,面对惊艳的第二季度业绩,市场对伊利的预期变得过度乐观,导致了伊利半年报发布后股价涨停!

伊利第二季度的业绩,其实并不惊艳,只是资本市场的幻觉而已。因为这跟整个乳业的发展情况是对应的,第二季度,蒙牛的营收增速也在20%左右(剔除剥离后的君乐宝)。而且,上半年蒙牛的营收增速比伊利高不少。

半年报发布后涨停,三季报发布后跌停,更多的是市场在纠正前期的过度乐观预期!

1、毛利率持续下降,销售费用持续压缩,挤利润!

2020年前三季度,伊利毛利率36.9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75个百分点,较今年上半年的38.17%,下降了1.2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34.72%,创下近六年来单季度新低!较上半年毛利率下降3.4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7个百分点!

毛利率下降,市场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下半年原奶价格上涨。

但是,伊利股份近两年的毛利率在持续下降!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2019年,毛利率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毛利率下降也不仅仅是原奶价格上涨,也可能跟公司的产品竞争力有关。

2020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22.61%,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55%,同比上升0.2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股权激励费用摊销4.7亿,如果剔除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管理费用同比出现下降,说明,核心团队人员的回报在增长,底层员工的薪酬回报可能出现下降了。

虽然毛利率下降,但是销售费用一压缩,净利润就挤出来了,前三季度净利率8.22%,仅仅同比微降0.02个百分点。

近两年,销售费用持续压缩,2019年,销售费用率23.28%,同比下降1.57个百分点。

毛利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销售费用的持续压缩就很关键。伊利是一家销售驱动的公司,销售费用是净利润的三倍左右,把销售费用挤一挤,净利润也就出来。

股权激励有五年业绩承诺,碰到年成不好,就会挤一挤销售费用,把净利润凑出来!

自从2019年的58亿股权激励回购后,伊利的负债规模持续上涨。

2020年9月末,短期借款95.41亿,较2019年末上涨109.23%,股权激励未实施前,短期借款很少;其他流动负债105.97亿,较2019年末上涨245.29%,其他流通负债主要是公司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券,股权激励实施前,其他流动负债几乎为0,现在都有百亿规模了。

负债规模的大幅上涨,带来的是利息费用的大涨,2019年前三季度,利息费用高达3.65亿,同比增长107.38%。

2、股权激励回购58亿,或阻碍伊利发展!

好的股权激励模式,会促进公司发展,的股权激励模式,可能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合理,带来道德风险、劣驱逐良问题,阻碍公司发展。

伊利的股权激励结构不合理,可能会阻碍伊利发展。

2019年,伊利耗资58亿,以均价31.67元/股,回购1.82亿股,用于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授予股份1.52亿股,价格为15.46元/股,不到回购均价的一半,一下子损失25亿。有五年业绩承诺,扣非净利润增长率年化8%,25亿分五年摊销,每年5亿左右。

2018年,伊利扣非净利润58.78亿,按照扣非净利润年化增长率8%测算,一年新增扣非净利润4.7亿,还不够5亿的股权激励摊销费用,显然,股权激励的授予价格过低,激励费用过高。

面对每年5亿的股权激励摊销费用,业绩压力就很大了,这时候,压缩销售费用挤利润,就是一个好办法。

像伊利这样的销售驱动的乳业公司,持续压缩销售费用,可能会对公司的市场份额产生影响,对公司产品的销售也会产生影响。

2020年上半年,伊利营收同比增长5.45%,蒙牛实际营收同比增长9.4%,伊利营收增速相对于蒙牛,下降了太多。如果算上2019年剥离的君乐宝,蒙牛上半年营收规模跟伊利近乎持平!

伊利敢于把股权激励价格定得过低,容忍摊销费用5亿,很大程度上,也是蒙牛在2019年7月份,把君乐宝股权转让给了石家庄国资,这才有了2019年8月份,伊利低价的股权激励。因为君乐宝被剥离了,在两三年内,蒙牛营收规模很难追上伊利。但回过头看,股权激励五年业绩承诺期后,伊利的市场份额会怎样呢?是否能延续前期的市场份额增长趋势,或者是市场份额可能萎缩呢?

股权激励都给了谁?

潘刚一人拿走股权激励的三分之一,如果算上刘春海和赵成霞,三人一共拿走近45%,其他的475位核心人员也分得不少,平均一人每年额外增加50万吧。

5亿的每年摊销费用,潘刚就占了1.7亿,另外,潘刚的薪酬也很高,2019年,潘刚薪酬高达1934万。 算上薪酬,伊利一年给潘刚的实际薪酬近2亿。

为什么不直接给潘刚发2亿的年薪呢?

可能有两个原因,1、股权激励更容易通过,直接发2亿年薪,董事会很难通过;2、避税,1.7亿股权激励费用,后落到股权减持,税相对较少,如果是年薪2亿,所得税支出就很高了。

潘刚到底值不值年薪2亿呢?这个就不好说了,跟同行业和大型上市公司的职业人相比,只能说2亿的年薪太高了。

2018年,潘刚在美国游学养病,但是,2018年,伊利的营收增速高达16.89%,是自2011年以来,营收增速的一年。怎么说呢?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看个人能力,也要看行业趋势。

另外,潘刚不仅仅是职业人,还是伊利的第二大股东,除了大股东呼和浩特投资有限公司(地方国资)持股8.85%,潘刚就是的个人股东,持股4.71%,这部分持股市值111亿,也算是富豪之列了。潘刚的股份都是怎么来的呢?都是近15年来,伊利股权激励授予的。

伊利的58亿股权激励回购,很可能是伊利的一个转折点,或阻碍伊利的发展。股权激励价格过低,激励费用摊销过高,导致伊利可能持续压缩销售费用,去完成股权激励的业绩承诺。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伊利还可能会持续压缩费用,伊利的市场份额很难再维持前期的增长速度,不下降,就已经很不错了。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巨额的股权激励,低价授予和核心团队,不如直接给这些人发,这样更有利于公司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