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长歌行》:时代的缩影,民生的哀叹

高考动态 2024-11-10 09:56:31

汉乐府《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而闻名。这首诗共十章,每章六句,采用四言体裁,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沉的意蕴。

汉乐府《长歌行》:时代的缩影,民生的哀叹汉乐府《长歌行》:时代的缩影,民生的哀叹


诗歌开篇便描绘了一幅民生凋敝的图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看似明媚的春景,却暗喻着人民在暴政下的苦难。勤劳的百姓辛勤耕作,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只能在贫困中苦苦挣扎。

随着诗歌的深入,社会矛盾逐渐凸显:“边城多警急,烽火照西京。心中怜子远,民卒送锋镝。”漫长的战争给边疆人民带来无尽的痛苦,亲人离别,生命垂危。而朝廷只顾征兵打仗,却对百姓的疾苦视而不见。

“少壮入行伍,壮年戌边头。室中皆不见,人事已全休。”军旅生活的残酷,让许多青年壮士客死异乡,留给家人无尽的伤痛。诗人以沉痛的笔调,控诉了战争的无情,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对生命的漠视。

“驱马辞乡里,缘边见空室。苍天苍茫无归处,风沙扑面来。”战乱过后,家园已毁,人民流离失所。面对苍茫的天地,他们只能在风沙中彷徨,无处安身。诗人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的强烈愤慨,也反映了汉末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