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燮”字的奥秘:解读读音和含义

高考动态 2024-11-10 09:56:31

“燮”字,在现代汉语中的读音为“xiè”(第三声),其含义丰富且耐人寻味。

揭秘“燮”字的奥秘:解读读音和含义揭秘“燮”字的奥秘:解读读音和含义


读音溯源

“燮”字的读音源自上古汉语。在先秦时期,“燮”读作“xie”(第一声),同“协”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燮,调和也。从氼,燮省声。”可见,“燮”的读音与“协”字相通,都表示调和之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古汉语时期,“燮”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从“xie”变为“xiè”。这可能是由于“燮”字与“协”字同音异义,为了避免混淆,而人为地改变了读音。

含义解析

“燮”字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调和、协调:“燮”最常见的含义是调和、协调。例如,《诗经·大雅·桑柔》中就有“燮调琴瑟”之句,意为调谐琴瑟,使之和谐悦耳。 2. 安定、平定:“燮”还有安定、平定的意思。例如,《汉书·高帝纪》中记载:“天下大定,群臣颂功。”“定”就是“燮”字的同义词。 3. 辅助、佐理:“燮”有时也表示辅助、佐理。例如,《晋书·王导传》中就有“燮理朝政,安邦固国”之语。 4. 调剂、平衡:“燮”还有调剂、平衡的含义。例如,中医中将阴阳调和称为“燮阴阳”。

此外,“燮”字还可用于人名、地名等。如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燮,战国时期齐国地名燮县(今山东省临邑县)。

使用频率

“燮”字在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但在现代汉语中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因为“燮”字的含义较为抽象,且有同义词可以替代。不过,“燮”字仍然存在于一些成语和典故中,如“阴阳燮调”、“燮理阴阳”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