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专业分为基础专业和专业技术专业两大类。基础专业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技术专业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技校的专业很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职业技术院校奖励机制_职业学校奖学金一般多少钱
职业技术院校奖励机制_职业学校奖学金一般多少钱
摘 要:综述高职院校弹性学分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弹性学分制下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选课制和导师制、学籍管理和考试管理等方面,并提出了今后尚需研究的新问题。 :高职;弹性学制;学分制
(一)弹性学分制下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作者:胡慧芳(1972-),女,山西长治人,山西治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2-0015-04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的标准计量单位,规定各门课程的学分和每个学生必须获得的总学分,把学生取得的总学分作为获得或达到某个级别的依据的教学管理制度。最早见于美国的高等教育,它是哈佛大学艾里奥特(C.W.Eliot)首先确立和实施的,是配合选课制而产生的,其目的是便于对选课制学校学生学习的课程及学习进度进行管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审查入学、转学、毕业等情况。
一、适合高职院校的学分及学分制
(一)学分及学分的确定
学分是学生学习量的度量。学分的确定以课程时数为依据。某理论课程在一学期内每周完成一个学时一般记为一个学分,考试合格可以获得一个学分。实践课程的学分,实训一周获得1个学分。有关公益劳动、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的学分折算办法在2001年9月下发的《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都有规定,可作参考。
(二)三元学分制
这是适合在高职院校推行的学分制。它是将原来单一的学分形式分解为理论知识学分、专业技能学分和综合素质学分三类。三类学分间有一定的比例,每类学分有一定的课时要求和评价考核方式,学生在每类学分选修中拥有一定的自,在达规定的学分总数后即可毕业。肖炎根在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三元学分制”模块化课程体系中提出:理论知识学分和专业技能学分,综合素质学分三者分别为70、60、20学分。
(三)绩点制和标准分的引入
绩点制和标准分的引入是对三元学分制的充实和完善。学生只要及格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体现不出学生学习分数和质量的高低,为此可考虑引入绩点制。用学分来评价学生的量,用绩点来评价学生的质。学生成绩和绩点的换算见下表:
平均学分绩点=∑(课程学分数×绩点)/(课程学分数)
它可作为学生获得奖学金、评优和就业的重要依据。
为进一步考虑不同课程之间的难易程度,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可采用标准分。
标准分=(原始分数-总体平均分)/总体标准。
二、适合高职的弹性学制和主辅修制
(一)弹性学分制
弹性学制是以专业 教学 规定的基本学习年限为参考,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提前或推后修满学分毕业。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学习期限多为三年,而弹性学制下可定为2-5年。既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多选课程,提前修满教学规定的学分,二年毕业;也允许部分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分阶段完成学业,可以工学交替,但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应修的和学分12-27学分。
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相结合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就是弹性学分制。推行弹性学分制,既能满足学生因个体异而需自主学习的要求,又能保证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学质量,与学年学分制相比,虽然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但是适合在我国高职院校推行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主辅修制
在学分制下,允许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同时修读另一专业。修完规定的课程,经考试合格者,由学院发给辅修专业结业证书。
三、高职实行弹性学分制的几个关键环节的研究
高职实施弹性学分制的几个关键的环节有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选课制和导师制、学籍管理和考试管理等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的核心。精心设计的专业教学是保证弹性学分制实行的先决条件,其核心是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与学分制相匹配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是高职学分制得以实行的必要条件。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要求为依据的前提下,依专业大类重新制定学分制下的教学,重新整合和构建课程体系。其基本特征是:课程的设置应根据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态度的要求在行业分析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3.课程比例的合理化设置。在弹性教学里,根据课程的重要性将其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包括任选和限选)。既为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提供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全方面的素养,也满足学生个人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份有足够选择余地,既包含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又有科学、技术和专项技能培训的知识能力教育课程的选修课目录,并有条件实施它,是保证弹性学分制教育的前提。所以,除了开设必修课外,应根据市场和需求的变化,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一般必修与选修的比例为7:3。根据课程的性质分理论课、实践课和综合素质课。一定比例的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条件。肖炎根在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三元学分制”模块化课程体系中提到将学分分解为综合素质学分、理论知识学分、专业技能学分,其各自分值为20:70:60,可作为参考。
4.课程名称和编码的规范:规范课程名称和编码,便于教学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可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便于疏通专业、系部、全院课程体系的联系渠道,建立正常的增加课程、更改课程名称、修订课程的申报和审批制度、规范课程信息公布的程序,逐步完善教学管理。
(二)弹性学分制下的选课制
选课制是实行弹性学分制的核心内容,可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实现大众化的高职教育。目前,已建立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选课信息的发布:即学校负责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选课信息渠道和课程菜单,实现学生自主选课。如:导师指导、发放选课指导手册、举办与选课相关的讲座、网上发布。通过这些途径,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的相关信息,包括课程标准、主要内容、教学与培训要求以及任课教师的背景资料等,依此制定个人的学业,保证学生选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选课原则:学生应以指导性教学,个人学业为依据,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每学期所选的课程和学分。
4.选课的方式:包括手工和网选。传统的手工选课效率低,工作量大,作复杂。网上选课具有许多的优点,是急需普及的选课方式。它可以提高选课的效率,可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程,能保证学生选课的准确性,便于规范成绩管理,减轻教务人员的劳动强度。目前,个别学校已经研发出基于web环境下的网上选课系统。如:曾瑞的基于web环境下的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见图1)
(三)弹性学分制下的导师制
在弹性学分制下实行导师制,可实现对学生学业的有效指导。实行弹性学分制后,原来统一的教学班被打乱,一个学生一张课程表,不可能再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管理,学生制定学习、选专业、选课都需要有人给予科学的指导。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最有效的是实行导师负责制。关于导师制研究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导师的选用标准:要选观念新、业务强、素质高的教师或聘任相关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导师。
导师的选用原则:学生和导师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依学生的自愿,兼顾导师承受负荷的能力。
导师的职责:要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其他情况,帮助其确定其专业发展方向,向学习者及时提供课程信息和相关服务,包括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教学与培训要求以及任课教师的背景资料等,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条件和需要,选择课程和培训项目,并对学生课程的修读和学习进展进行系统的指导和监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四)弹性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
在弹性学分制下,对传统学籍管理的改革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退学:由于纯粹的学习原因,只要学生主观愿意学习,实际作时学生不予退学。
休学:由于家庭经济、健康状况等原因,可以申请休学。
(五)弹性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
一般来讲,学生每学期修读的所有课程都必须按时参加考核,考核成绩合格才能获得学分。考试课以百分制计,成绩达60分及以上为合格,取得相应的学分,否则不计学分。考查课以五级分制计,成绩及格及以上取得相应的学分,否则不计学分。实行弹性学分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完善考试管理。
免修: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时提出免修考核申请,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的学分,准予免修。对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可以折合成相应的学分,并允许免修相应课程。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申请,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的前提下,可参加统考,成绩合格,即获学分。对于高中阶段其它类型学校或培训机构转入的学习者,对于具有其它层次学历或职业实践经历的学习者,在出示有效证明或通过测试后,应承认其经历并折合成相应的学分,允许免修相应的课程。但理论课、体育课以及实践课不得申请免修。
重修:考试不及格的必修课,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可以多次重修,记载一次重修成绩。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课程教学时数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以0分计,须交费重修。实训、设计等实践性课程得不到学分者须重修。有跟班重修,组班重修。教务部门负责组建重修班次,授课学时大约为原学时的三分之二,授课的时间安排在双休日或期。重修学生须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考试。
此外,积极推进试题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四、尚待研究的问题
(一)进一步完善弹性学分制下选课制
弹性学分制下选课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跨校选课的效果不太好。跨校选课可增进不同学校的学生相互交流,开阔视野。学校应主动推出各自的特色课和课,制定适合外校学生选课的方案。其次,进一步完善选课的程序。由于学生在入学时的文化基础不同,可考虑在学生入学初期的文化课学习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文化基础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课程。其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据个人的职业目标、兴趣爱好、市场和需要,制定个人的学业,选择专业大类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等。
关于对导师的管理和考核还未见,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强导师的管理并给予一定的待遇,如何对导师的考核做到奖惩分明,提高导师的心和工作效果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三)进一步探索弹性学分制下开展学生思想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实行弹性学分制,原有的学年学分制下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探索弹性学分制下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四)加紧研发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软件
实行弹性学分制,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迫切需要开发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方便快捷的教学管理软件。包括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教师教学测评、考试管理、教材管理等各个方面。
(五)深入探讨弹性学分制下教学质量和评价机制
实行弹性学制,学分互认机制,加大了教师教育质量评价和的难度。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和思想,教学质量评价要看职业教育是否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毕业就业率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学质量要遵循教学规律,突出职业院校特色,学校自身与相结合,制度化、规范化与灵活相结合。
于2004年8月颁发了《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0号),提出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分互认机制,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四点建议。关于这方面的探讨,仅见陈曦萌的《构建职业学校学分互认机制的政策分析与建议》一文,关于学分互认和折算中遇到的问题,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如:有关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竞赛的奖励学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学生工学交替所获得的生产经验如何折算为学生的学分,是否增设课外或创新学分,如凡在省级以上技能比赛中获奖的,或在省级以上正式出版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或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得到省级以上部门鉴定认可的,根据成果的价值,经所在系和教务处的认定,奖励其适当的学分。
参考文献
[1]李春红.我国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3,28:38-40.
[2]肖炎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三元学分制”模块化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7,17:20-21.
[3]龚景毅.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初探[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6,9:6-7.
[4]束剑华,高职学分制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和途径探讨[J].职教,2006,2:8-10.
[5]陈曦萌.构建职业学校学分互认机制的政策分析和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05,7:19-21.
[6]颁发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职业技术教育,2004,9:5-13.
[7]吴荣叶.浅谈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J].卫生职业教育,2006,7:20-22.
[8]倪成伟.对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3,3:98.
[9]潭泽晶.对高职推行学分制的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05,7:19-20.
[10]曾瑞.基于web环境下的校园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J].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11]赵宝芳,鸣.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5,1:31.
学院设有建筑艺术系、土木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公用事业系、设备工程系和基础部、成教部等5系2部。开设有城镇规划、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市政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园林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城市交通运输(公交运营管理方向)、城市燃气工程技术等14个五年一贯制专科专业和建筑设备安装、建筑工程施工、城市燃气输配与应用等3个三年制中职专业。截至目前,学校建成了省级高职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五年制高职评估专业4个,市级高职专业7个,省级中职专业2个。城市交通运输、城市燃气工程技术、物业管理、建筑电气(新能源方向)4专业为学校分别与港华燃气投资有限公司、常州公交公司、苏南万科物业服务公司、江苏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专业。学校与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合作校内开设工程管理、环境工程、艺术设计3个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班,在读学生400余人。
于2004年8月颁发了《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许多中、高等职业学校相继开始研究和试行。目前,我国多数高职学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学年制和学分制结合叫学年学分制),而弹性学分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结合叫弹性学分制)还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相比,弹性学分制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师和管理队伍素质的提高;可构建职业教育和其它各类教育沟通的平台;是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和发展的需要。它更适合高职的发展。本文将对近几年在高职院校实行弹性学分制研究和试行的相关情况进行系统综述,以促进其完善和推广。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素质高,师资力量雄厚。学院专业实力雄厚,毕业生就业率高。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国防工业特色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3.选课程序:学生在前一学期的期末(17-19周)按指导性教学到指定地点选课,由教务部门公布选课的最终结果,并将选课学生的名单送交任课教师,学生确定所选课后一般不得更改。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