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 导语】 考 网从沈阳招生考试网了解到,2020年12月29日,辽宁省发布了《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对2021年辽宁省高考综合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予以发布,也正式吹响了谋划辽宁新高考志愿的号角。具体如下:
2021高考志愿分类 高考志愿类型
2021高考志愿分类 高考志愿类型
2021年辽宁省普通类高考志愿设置情况
2021年辽宁省新高考志愿填报的策略及建议
辽宁省作为第三批高考改革省(市),2021年将迎来改革后的考生。前期选科已定,作为年,只有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和功课,合理地填报志愿,才能增加心仪学校和专业的录取机会。针对2021年辽宁省出台的具体政策要求,建议考生及家长可从以下角度为新高考志愿做好准备:
1.坚持“双定位、双匹配”的策略
新高考改革之后,考生在进行志愿填报时,首先需要找准两个定位:一是考生的自身定位,二是目标院校(专业)的定位。考生对自身的的定位,是指明确高考成绩在本省的位次情况,或者说是对考生成绩的水平定位;目标院校(专业)的定位,是指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锁定自己的目标院校(专业)范围,这就需要考生在考虑院校(专业)的层次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地域环境、未来就业等因素,挑选出适合自己的院校(专业),这个院校(专业)范围越小,那么填报志愿的质量也会越高。
在进行目标院校(专业)定位时,一个问题摆在大家面前,以往的高考是文理分科,两个科类的考生是互不干扰,相对的群里,各个高校对两个科类的招生和录取也都是相对的,各个院校文理科类的投档线(位次)也是比较稳定的。新高考改革后,文理不再分科,考生需要面对的考试科类组合也更加繁多,不同院校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也不相同,使得历年院校的投档分数线的参考价值有所降低。对于一些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而言,其录取分数线(位次)会远远高于本校的录取分数线(位次),比如,A学校的录取分可能要高于B学校的录取分,但是如果B学校的b专业是该校的优势学科,则可能B学校b专业的录取分可能比A学校的a专业的录取分要高得多。因此,相对科学的定位,还是应以院校具体专业的录取分数(位次)为先导,进而定位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
在“专业(类)+院校”平行志愿下,考生不仅需要定位好学校,同时还要确保自己的专业满足度,因此,考生必须对目标院校和专业有更加把握的定位。那么,如何根据历史数据,程度地满足专业需求呢?志愿填报时,某个专业在辽宁省的录取分(位次)是不确定的,这也使得专业与考生的分数在匹配上有一定难度,但是新高考改革后,考生可填报的专业数量比改革前大幅增加,考生的专业选择范围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专业方面的匹配难度。考生可依据自身分数(位次),分别上浮和下浮一定比例,然后根据历史数据,划定目标专业的范围,并进行筛选,锁定目标院校和专业,然后按照以往的录取分数(位次)情况,按照“专业(类)+院校”进行志愿排序。
2.“专业(类)+院校”志愿的填报建议
在新高考录取规则下,辽宁考生可填112个“专业(类)+院校”志愿,那么这112个“专业(类)+院校”志愿之间一定要按梯度填报。不仅要有冲的、有稳的,更要有保的。简单而言,就是将希望相对不大或者处于边缘状态,自己又非常想去的专业志愿填报在最前面,然后依次填写把握较大的专业志愿和完全有把握的专业志愿。比如,可按照1∶1∶1的比例分配“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专业数量,当然三类专业志愿的数量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此,既能限度地满足自身意愿,又能充分利用自己分数(位次)。
(2)专业选择很重要。
(3)在学校平台上研究专业特色。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及优势学科,考生在结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要了解报考院校(专业)的学科特色以及地域特点,像经济类院校中的“两财一贸”均属水平,但各校及专业特点又不尽相同。如,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本科专业设置自,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重点学科,在上一轮的学科评估中,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被评为A+,为;上海财经大学目前拥有会计学、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三个重点学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拥有经济与贸易、法两个二级重点学科。
(4)注意专业录取规则。
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志愿之间的梯度、考虑专业结合学校之间的异,还要关注心仪院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中的内容与考生报考权益联系最为紧密,相关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分配规则、体检要求、单科成绩、语种要求等都会在招生章程中列明。可能会对考生的录取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了解和掌握各个学校的招生章程是十分必要的。
(5)地域因素及人文环境。
考生在定位自己的目标院校及专业时,也要考虑到报考院校的地域特点及人文环境。如财经类院校所处地域,该地域的经济发展定位、辐射范围等,会对学校自身的影响力有着直接影响,也间接影响着全对学校的认知度以及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认可度。同时,考生也需要考虑到未来想要就业的城市,一般毕业生会比较倾向于在读书的城市或者临近的城市找工作,而用人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更倾向于本地的高校与毕业生。同时,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自然环境等因素都应在志愿填报时纳入考虑范畴,需要经过多方衡量比较后,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6)了解就业及未来职业环境。
考生在选择某一专业时,要了解当前的行业环境,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个合理预期。以金融行业为例,虽然当下金融人才的需求相对旺盛,但是需要的资历也越来越高,需要很多种从业资格证或执业资格证,而相关的资格考试也都具有一定难度。
雷区一:误填报院校
有一些学院虽然冠有高校的前缀,其学校名称与二级学院十分相似,但这些学院其实是属于民办院校范畴。虽然近几年院校也有不错的发展,但是其水平与“双”建设高校、“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相比,距还是非常大的。因此,考生在报考时,需要格外注意区分院校和二级学院的区别。比如,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就是该校下设的一个二级学院,而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则是一所学院。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北1、普通类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东学成贤学院
雷区二:对专业及院校了解不够深入
有些高校是同时招收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的,甚至一些专科的专业名称与本科的专业名称相同,这就导致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果不进行认真区分,很容易造成混淆。比如,同一所医学类院校中,既有本科层次的“护理学”也有专科层次的“护理”,院校名称完全相同、专业名称十分相近,只是培养年限和学历层次不同。有些学校更名之后,考生对学校实力认识不足,如,淮海工学院是一所曾经属于二本招生的公办高校,改名后叫江苏海洋大学,2020年在山东,该校的“学”专业招收到了分数高达558分的考生,在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下,这个分数落是非常大的。该名考生原本可以去的专业和学校与实际录取的专业和学校,在档次之间的别比较悬殊。
还有些家长和考生由于前期对所填报专业和学校掌握的资料不全,导致对某些专业存在一定误解。比如,有的考生填报了齐鲁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未来希望可以去当公办中小学教师,但事实上公办中小学教师一般都会要求“所学专业与报考科目一致”,专业要求上也会标明:“汉语言文学”“应用数学”“英语”等等,几乎没有“学前教育”,也就是说这个专业的考生毕业后是很难符合公办中小学教师的招考要求。还有的考生想要毕业后从事牙医的工作,本该填报“口腔医学”专业,却由于对专业的不了解,错误地填报了“口腔技术”专业,这个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是从事“牙修复和制造”。这种由于对专业的了解不够,也会造成报考的失误。
雷区三:盲目选择导致滑档或高分低报
2020年以前,山东考生还是按照文理科类进行填报志愿,每个考生对自己所在的位次相对明确,各个学校的历年录取情况也都可以作为参考,因此志愿填报问题不大。新高考改革不分文理后,往年各学校的录取分数和分排名情况,无法与当年考生的实际分数进行直观比较,这就导致考生对自己的分数不能有一个清晰合理的定位。有些考生过于自信乐观,在志愿填报时前面填报了一些录取分数较高的专业和学校,后面的志愿随意填报或不进行填报;或者有些考生比较谨慎,低估了自己的分数,填报了一些录取分数比自己实考分数低很多的学校,这些都可能导致高分考生滑档或高分低报。
1.了解政策规定
2.了解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第三步: 确定最终的志愿,根据不同学生,“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比例也不相同。
4.了解院校专业组近年在津的位次情况
考生要认真了解有关院校的招生章程,对院校专业组的录取规则要认真研究。录取规则包括:对投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对政策照顾加分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外语语种、民族比例、男女生比例、身体条件(如身高、视力、限报专业类别)等与录取相关的要求。
6.了解院校的专业录取规则
通常,院校专业组的专业录取模式有三种:
种:分数优先模式。
第二种:志愿优先模式。
一般有5、6个。
如果本科一批志愿里设有A、B、C、D、E、F等6个平行志愿,A、B、C等是有顺序的,最想上的学校就填最前面,录取时首先将考生档案投到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将考生档案投到B学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档条件,就不再向CDEF院校投档,以此类推。
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冲一冲: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B志愿。
稳一稳: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CD志愿。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EF志愿。
平行志愿不等于各个志愿没有先后次序、没有志愿,但平行志愿与以前的志愿不同的是,只有考生和招生办知道你的志愿顺序,招生院校是不知道的,因此原来只招收志愿的大学就无从知道报考它的考生是第几志愿报考的它,因此是不是志愿就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第二志愿就应该与志愿有一定的级,以防万一。为了确保录取,所有志愿都填满。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志愿。如果不够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二本1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学校可填5个专业。可以采取“冲三、稳六、保十”的策略,即前三志愿“冲一冲”,四至六志愿“稳一稳”,四个志愿“保一保”。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2、换算分数。进行投档。
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余额的院校。
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冲一冲: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B志愿;稳一稳: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CD志愿;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EF志愿。
上不了一批还是可以被二批院校录取的;如果非某一专业不上,选择不服从调剂的话,建议A志愿就填自己分数够,而且专业分也足够被录取的院校,要不然退档跟上面一样就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至于征集志愿,不说就是不好学校,也有少数征集上了好学校,但是基本上都是自己不愿意去的学校,一般也不会有你喜欢的专业,基本都是需要被调剂专业的。
对于如何填好本科批次志愿,彭曦认为,今年填报10个志愿,志愿数量增多,可以扩大“冲、稳、保”学校的数量,他建议可以采取“冲三、稳六、保十”的策略,即前三志愿“冲一冲”,四至六志愿“稳一稳”,四个志愿“保一保”
新增专业一般都是新兴专业或是交叉专业,或者是某高校特设的专业,一般来说开设学校并不多,很多省份甚至没有招生。因此,针对新增专业,建议以下几点: 做到尽可能了解专业详情,排除选择的可能性。
若新增专业中有意向专业,则先看招生学校的情况,看分数上是否匹配。
若有招生且分数匹配,则要看对应高校的培养和模式,及就业发展方向的规划,因为有的新增是新兴专业在未来发展和教学配置上有的并不是分类投档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很成熟,所以要避免报考这样的大学。
由于新增专业的高校有限,并不能满足全部志愿填报,所以要做好备选方案。
2021年江苏高考部分特殊类型志愿填报要求是什么?下面是详细信息,来看一下吧!
2023年学校顺序的确定不一定是冲稳保,而是要结合自己的意句,录取的可能做化的设定。尽可能把自己最满意的大学往前排。2021年江苏高考部分特殊类型志愿填报要求
强基、高校专项、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的志愿填报,按、我省及招生高校的规定执行。其中,高校专项、综合评价(B类高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4类志愿之间不得兼报,符合多项入选资格的,只能选择其一填报。
志愿填报方法
按“分数”的思路来选择大学
在填报志愿时,每个考生都想以的分数考入的大学,发挥分数的效能,即“把分数用足”。那么,以博弈论的观点,就是要研究其间的相互作用,做出优化策略,使考生利益化。于是,准确地预测高校的调档线与报考的竞争程度就成为报考成功的关键。
上不少专家针对如何用分数定位学校,研究出各种量化指标用于预测准确度的技巧和预测校线的方法,例如:平均分法、两线加修正值法、分数含金量区别法、分数排序定位法等。考生和家长都可以学习参考。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招生同一类别、同一投档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先从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当轮到检索某一考生时,遵循该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检索,当符合投档条件时即被投档。
3.规避新高考志愿填报的雷区如何填报新高考平行志愿
考生可以参考自己的高考成绩、位次、选考科目、一分一段表以及各校往年投档成绩、名次等信息,按以下四种方式进行填报:
按院校优先,学生选定自己钟意的几所院校,将院校层次按梯度排好,重院校不重专业,只求能进(一般为高分段学生,入校后能凭借自己努力转专业)
按地域优先,学生选定几个目标城市,按城市喜好度进行排序,在这些城市内筛选符合自己分数及位次的专业进行填报(一般选择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专业)
专业和院校混合考虑,既关注院校也关注专业。
步: 按自己成绩和位次上下选择15所左右的院校,再从这些院校招生的所有专业中进行初步选择。
第二步: 在选择好的几所院校范围中,根据各个专业以往的录取情况结合学生自身状况,将这些专业中不喜欢的或是录取可能性较小的专业删除,再按照专业录取分数高低筛选出想要填报的不同梯次的专业。
什么是专业平行志愿
是指同一类别、同一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专业(类)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进行投档。不同于以往以院校为志愿单位投档的院校平行志愿,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时,直接投档到某院校某专业(类),不存在专业服从调剂,考生也不用担心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新高考专业平行志愿填报策略
填报高考志愿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情况先选院校再选专业,或者先选专业再选院校,只要适合自己就好。这里简单谈一谈专业平行志愿填报策略:
步,选择不同梯度的院校。根据考生位次和分数段统计表、各校往年投档线等资料,选择不同梯次的院校。“冲、稳、保”选择院校的办法还是可以使用的。
第二步,筛选不同梯次的专业。从选定的院校中,根据往年专业录取情况,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是估计录取可能性不大的专业删除,筛选出拟报考的不同梯次的专业。
第三步,根据个人意愿,综合考虑院校性质、地域、喜欢程度等因素,从高到低排列,正式确定志愿。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特别重视院校的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
高考志愿考试类型主要包括大家熟知的文史和理工2个大类。如果细化开来,还有体育类(体育文,体育理),艺术类(艺术文,艺术理)这些类型。考生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填写即可。
1、填报了某个院校某类专业志愿的考生,才能参 与该校该类专业的投档录取。
2、没有填报某个院校某类专业志愿的考生,不能参与该校该类专业的投档录取。
3、只填报了某个院校某类专业志愿的考生,就只参加该校该类专业的投档录取,不会参与该校其他的投档录取。
扩展资料:
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高考志参考资料来源:愿是考生志向与意愿的体现,有明确志向的考生,期望所选志愿尽量能展现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长以及发挥潜能,以利将来的发展。志向优先型考生实际已经确定了职业目标,决心在某个专业领域深造发展,专业方向已定,可依据本人分数高低选择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院校。
对多数家长和考生来说,把将来就业作为填报志愿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为保证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应尽可能选择未来几年就业相对好的专业类,多数高校的特色专业就业比较容易,特别是有行业背景的特色院校的优势专业,认同度高,就业和薪酬不错。2010年广东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3年山东省与黑龙江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4年辽宁省(全面)与陕西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5年甘肃省和市正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至于院校档次,要依据自己的分数作出适当调整。
是,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招生1:1范围专业志愿清的规则是指:在院校1:1的范围内,按专业志愿顺序依高考总分排序录取,若有退档可顺延录取。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2021年高考报考是可以进行平行志愿投档的。
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新高考省份可填志愿个数为112、996、80个。每个地区的高考可填报志愿的个数都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决定。
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步骤:
1、2023年明确专业方向。
在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先确定好自己报考的大学专业方向。以专业为导向,再来筛选大学,以就业为目标,考虑城市的选择。
2023年高考报考的核心算法是全省排名,而不是高考分数。当年的高考成绩,通过一分一分段表换算成前3年的等位分。
3、确定筛选2022高考可以填报6个志愿,可以填6个专业的志愿,如果想读的专业不够6个的话,就可以想填几个填几个;高考志愿填报共有4个模式,平行志愿,顺序志愿,院校专业组,专业加学校。区间。
4、专业选择。
每个学校会有多个专业招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大学的录取规则做好专业的筛选与排序。
5、确定学校的顺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