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深今天给分享高考语文课程介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考语文有哪些板块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文章阅读吧!
高考语文课程介绍 高考语文有哪些板块
高考语文课程介绍 高考语文有哪些板块
1、《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指出应培养学生“具有阅读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感受与体验”,“有较强的文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个性,关注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各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其终身阅读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4、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5、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6、Ⅱ.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7、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8、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9、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10、D.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11、E.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12、F.探究 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13、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14、Ⅲ.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4月第1版,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15、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与戏剧、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16、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17、甲、必考内容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
18、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9、1.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0、(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1、(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D(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A三、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22、1.识记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2职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字2.表达应用E(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3、(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