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2021年语文高考名著_高考语文名著阅读书目
2021年语文高考名著_高考语文名著阅读书目
名著与文言文并列,成为单独版块,增加了长篇《鲁滨逊漂流记》和科幻《海底两万里》。依据《考试说明》,考生阅读名著,要了解作品的主题内容,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取向。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语言等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人生的有益启示。
2021年高考全国语文甲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目是《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其中的“和”字,读作hè,动词,意思是依照别人写的诗词题材、体裁作诗词,这样写出的诗叫“和诗”。
和诗,就是和答他人诗作的诗。有的同韵,有的不同韵。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艾青著,表达了对祖国和的热爱。的诗组成,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平仄的运用以及节奏的安排上,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要求。讲究步韵,依韵,用韵。《红楼梦》第三七回写道:“且别给他看,先说与他韵。他后来,先罚他和了诗。”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是宋代诗人陈师道与文学家曾巩和答的一首七言律诗。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故称南丰先生。在这首诗中,联系后文的“起为苍生试一鸣”来看,曾巩这次出山应是为而出仕从政的,所以诗中的“白云”应是指小人。小人们嘲笑您这次出山是多事之举,殊不知您此行是要为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
2021年全国语文甲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题目是《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其中的“和”是指和诗或和韵的意思。
南丰先生指的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出山之作则是指曾巩离开家乡到朝廷做官时所写的一首诗。题目中的“和”字表示考生需要以曾巩的诗作为蓝本,写出一首符合韵律的诗作。
在写和诗或和韵时,需要注意韵脚和格律的对应,以及主题和意境的呼应。因此,这道古代诗歌阅读题目不仅考察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考察学生对古代文化和诗歌传统的了解。
高一上学期必读的名著是:《红楼梦》曹雪芹,《三国演义》罗贯中,《骆驼祥子》老舍,《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女神》郭沫若,《子夜》矛盾,《家》巴金,《茶馆》老舍,《围城》钱钟书,《谈美书简》朱光潜。
阅读经典是目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早在2015年高考微写作选作题中,就涉及了《三国演义》、《四世同堂》和《巴黎院》。2016年这12部经典阅读篇目暂没有列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据市考试院解释,将在2017傅雷著,作为翻译家、教育家,他以书信的方式,在生活、艺术、理想信念方面,和孩子进行了亲切的交流,给孩子最真切的鼓励和祝愿。年、2018年逐步将这些篇目纳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2017年的《考试说明》里,将其中一半篇目纳入了必考,包括《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海》。预计到2018年时,上述12篇经典阅读篇目将全部纳入必考范围。
七年级上册
1、《朝花夕拾》
鲁迅著,收录10篇回忆性散文,主要写了童年的生活经历。
2、《西游记》
吴承恩著,以玄奘取经的史实为蓝本,加以想象,创作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
七年级下册
1、《骆驼祥子》
老舍著,写了人力车夫祥子几番得失车子,被现实打败,从一个单纯善良的年轻人变为好吃懒做、偷奸耍滑的行尸走肉之人。
八年级上册
1、《红星照耀凡尔纳著,科幻类图书,尼摩船长乘坐潜艇在海底探险的故事。》
埃德加·斯诺著,作为美国记者,在年代亲身到达根据地,采访了众多,向世人展示了最真实的面貌。
法布尔著,作者用观察法探究小昆虫的生活,以朋友的角度和昆虫相处,向读者展示了有趣的昆虫世界。
1、《傅雷家书》
奥斯特洛夫斯基著,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努力奋斗、为国效力、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依然坚持创作的故事。
九年级上册
1、《艾青诗选》
2、《水浒传》
施耐庵著,写了108位好汉聚义梁山泊,替天行道、反抗压迫的故事,表现了“”的思想。
九年级下册
1、《儒林外史》
吴敬梓著,全书没有固定的主人公,写了封建下读书人的悲哀、堕落历程。
2、《简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
夏洛蒂·勃朗特著,写了一个相貌平庸却内心强大的女子,经历了各种坎坷,始终追求平等的人格和爱情。
作为中考和高考的必考环节,名著阅读一直是失分大题,因为不像数学、英语那样即学即用,被大量学生所忽视。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很多学生并没有按照要求阅读这些名著,还有根本没有读过的。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尽早准备这些书,作为孩子的枕边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