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题如何挖坑 高考历史解题技巧

外语考试 2025-05-04 10:19:17

高考历史大题解题套路总结

高考历史材料大题以其设问灵活、考查能力高、分值大等特点,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占有突出地位,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高考题如何挖坑 高考历史解题技巧历史高考题如何挖坑 高考历史解题技巧


历史高考题如何挖坑 高考历史解题技巧


历史高考题如何挖坑 高考历史解题技巧


比较异同型试题 1、设问方式:“比较……异同”、“指出……不同之处(或异、特点)”、“指出……相同之处”、

2、高考历史解题思路:首先,思考该问题的正确的比较角度;(适合于设问中没有给出比较角度的试题),这是高考历史解题的关键所在。其次,按照比较角度,对应概括异同(既可以先同后异,也可以先异后同,但一定要按类比较,切忌异同混杂)。

3、存在问题与对策:问题:①不能寻找出正确的比较项(比较角度),或者只是找到一些形式方面的所谓比较项。②找出的比较项单一,或不能从多角度思考比较角度。③不能按类比较,异同混杂,思维混乱。对策:在于寻找出正确比较项(比较角度)。一般而言,从背景、过程(内容、方式、力量)、影响(结果、作用)三个大方面寻找比较项。

我: 2017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

图表型试题 1、设问方式:“依据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概括)……变化趋势及原因”。

2、存在问题:①看不懂图表,同时也就无法解读图表。②不能多角度概括图表反映的变化趋势的原因。

3、解题思路:①概括变化时,注意看分栏(横向)提角度,看数字(纵向)说变化;语言表述时,一是善于用动态性的语言,如迅速(持续)增长(增加)、相对缓慢、逐步下降等。二是注意从整体与局部方面说明,如整体增长(下降),但个别年份下降(增加)。②概括原因时,注意多角度说明。首先区分是依据材料还是要用所学知识,还是既依据材料又结合材料;其次分析原因时,要善于分解不同角度的原因。从纵横向看,纵向分为根本、主要和直接原因,横向分为、、经济、文化、外交等因素。从主客观方面看,又分主观、客观原因。从国内外因素看,又分国内、原因。第三,如果变化趋势有增有降,要注意对应说明原因,即要说明“增”的原因,又要说明“降”的原因。

历史材料题的特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是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的格式是由“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和“设问”组成。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作为一种考察方式,有它自己的特点,不管有几个材料,总有一个中心,我们可以称其为题眼,也可以说是命题者的意图:命题者往往想通过这一题考察学生的哪些知识。一般的命题意图思路是:材料一指出了……;材料二指出了……;材料三指出了……;几个材料,分别从_、_、_等方面提供了关于_的信息;由此可以判断出此题是想考察考生的_知识,这就是命题者的意图,这就是高考历史题眼。

因此,我们就可以结合教材中有关的知识来回答高考历史题后所提到的问题。

把握题眼,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2)先阅读题后的设问,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有利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3)答题要简练,为什么答什么,不要过多解释。历史材料分析题按选择的材料可以分为:(1)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2)数据型(数字表格、饼状图、拄状图、曲线图等);(3)型(文物图漫画地图);(4)混合型(文字、数据、的综合)。这四种形式的设问结构可以分为:提炼观点(归纳材料的要点)、分析比较(分析原因,比较联系与区别)、评价认识(评价观点与人物,得出结论)等。

历史高考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历史高考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如下:

仔细阅读题干:在解答选择题之前,先仔细阅读题干。了解问题的要求,注意和限定词,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

审视选项:阅读选项时,注意每个选项的细微别。有时候,选项中的或短语可以帮助你排除错误选项或找到正确。

对比选项:在有多个选项的情况下,将选项逐个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和联系。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到合适的。

使用排除法:通过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来缩小范围。有时候,即使你不确定正确是什么,但你可以排除掉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从而增加正确的概率。

利用上下文线索:在阅读题目和选项时,留意上下文中的线索和提示。有时候,文章的特定细节或背景知识可以帮助你推测或理解问题的意图。

注意同义词和反义词:题目和选项中可能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来混淆你的思维。要留意这些词语,并注意它们的含义,以避免误解或误选。

查阅相关材料:如果对某个问题不确定,但你知道相关材料中有相关内容,可以回头查阅相关材料,找到相关信息来帮助你回答问题。

注意题目的语气和问法:题目可能使用肯定、否定、疑问或比较的语气来你的答题思路。要注意题目的问法,理解问题的意图,以便作出正确的选择。

注意时间和空间背景:历史选择题通常涉及到时间和空间背景。要注意题目中提到的具体时间、地点或,结合相关知识和背景,来选择情况的。

刷题和练习:通过大量的刷题和练习来提高解答选择题的技巧。这样可以熟悉题目的出题方式和常见的考点,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记住,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理解题意和掌握相关知识是关键。尽量将题目与你已掌握的历史知识相联系,并运用适当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来选择正确的。

高考历史大题答题套路及解法技巧总结

25 分大题解题方法

题型特点:

根据主观题的设问方式,我们可以将其主要分为类。

解题方法:

对材料解析题要从两个方面分层,一是对设问分层,二是对材料分层。对于试题设问的分层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即审四语。

对于材料的分层,一要明确材料主旨,这一信息结合材料和设问内容或材料开头语和材料出处即可获取;二要明确材料内容,即材料包括或涉及材料主旨的哪几个方面。划分材料内容层次的主要依据是:

1.内容的关联性。

2.材料的断句构成、标点符号,主要是句号、分号、省略号等。

3.一般情况下,一个要点2分,分值为6—8分,则要点为3—4个,即3~4个层次。

分层之后,后返回问题,根据对设问和材料的分析,联系所学知识,组织。

12分开放探究题解题方法

题型特点:

1.命题形式:一般是1个材料、1个设问,分值在12分。

2.考查知识:以纵向或者横向命题为主,以当前热点及学术热点等切入,考查学生纵向综合及横向对比的能力。

3.考查能力:以概括、比较等设问方式呈现,考查学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和归纳信息、对比分析的能力。.

解题方法:

1.审设问:审清答题来源和答题语、答题提示语、时空限定语、答题限定语,明确答题方向。

2.读材料:首先读材料出处,、图表、表格信息,这些信息简明扼要,往往给出了材料的主题、时间、作者、史书文献、背景信息等。其次,审读材料正文,找出材料的中心论点、要点(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和关联点(材料与设问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3.扣教材:答题时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审完设问和读完材料后,应回顾与所学知识的连接点,再列出提纲要点。

4.组: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

(1)一个前提:即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在规定区域内答题。

(2)两个原则:,在按分估点的基础上“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也就是要多角度组织,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可适当采用“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时应“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嗦。第二,尽量把得分的“”写在前面。要紧扣设问,把要点按①②③分别写出来,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回答的要点。

15分选考题解题方法

题型特点:

1.命题形式: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一般两问,问多是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改革的原因、内容、措施、特点;第二问基本是在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简析”改革的意义、作用或影响。

2.考查知识:命题依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材,多以的改革尤其古代的改革或人物为主,与当前热点有关,如“三农”“民生”“发展建设”“”等,力图给当今的改革开放提供借鉴。

3.考查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

1.根据材料,按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或评价划分材料的层次。

2.根据材料的句意和段意,粗略列出答题的关键点及条数。

3.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丰富,如改革的背景,可以从国内外各种矛盾、生产力发展等角度分析;改革的评价要从积极、消极等方面分析。

4.根据设问结合粗略列出的,组织出完整的。

典题示例: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全国Ⅲ,46)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今属陕西),“长六尺余,体貌秀杰”,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将领。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朝廷溃败,玄宗奔蜀。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后回纥受人唆使,举兵威胁长安,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回纥首领深受感动,与郭子仪饮酒结盟而退军。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皇室通婚。“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故谗谤不能行”。后代史家称赞他为“大雅君子,社稷纯臣”,认为“自秦、汉以还,勋力之盛,无与伦比”。——据《旧唐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子仪的历史功绩。(6分)

(2)根据材料,简析郭子仪取得功绩的原因。(9分)

(1)平定安史之乱;长期维护唐朝稳定和统一;培养人才。

(2)身逢时势,勇于担当;忠于朝廷;身强体健,善于领兵,英勇善战;富有智慧。

方法指导:

概括时:要充分依托材料、理解概括对象、根据分值提示,结合相关知识罗列要点,注意概括的点要全,面要广。

说明时:首先要分析材料,提炼关键信息,找出材料中与问题紧密相关的解题切入点,然后紧扣题意,回归教材,运用教材基本原理或知识准确、缜密地组织。

简析时:重在“析”,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教你如何进行解答

高考历史的回答时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很多的知识点,各位同学在复习时会感觉到非常的繁琐,在做答时会感觉到非常的浪费时间,所以各位同学要根据高考历史试题特点,制定出相对应的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选择题

再做高考历史选择题时,不论是单项选择题还是专项选择题。一定要抓住重点,即条件限制与主题内容,不同的重点回答技巧也不同,具体如下:

1、条件限制:一般分为时间限制、地点限制和领域限制等几点,下面以时间限制举例分析:时间限制通常分为四种:1、有明确的时间限制‘1937年’‘20世纪50年代’等;2、有开始时间,但没有结束时间‘自秦代以后的集权的发展历程’;3、有结束时间没有开始时间‘清朝闭关锁国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4、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都不明确‘一战时期’;在回答时我们首先要根据历史确定时间。尤其是专项选择题,除题干中有明确的时间规定以外,在小题中也有相关时间。对考生的考察较为全面,考生需要考虑的内容也较多。

2、主题内容:根据所出示的材料,判断出自己的答题方向。一般考察主体为: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等,回答时一定要注意回答方向。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非选择题

高考历史试题非选择题一般分为六种题型,每种题型的答题技巧都不相同,具体如下:

1、叙述型:即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的过程或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考生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常识将进行整理。重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归纳。

2、综合型:即把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时间但又存在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叙述、论证、分析等方法

3、说明型:即要求考生对历史的本质或进行说明。考查学会能否做出正确阐释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即将有联系的两个或多个历史进行分析,有单项比较与多项比较,也是为了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即要求考生对历史或历史人物进行阐述、评判和股价。得到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在回答时要注意时代背景,实事求是。

6、开放型:即考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识水平进行回答。但注意在回答时不要跑题。

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技巧 怎样答好历史答题

步是审题,咱们考生审题的目的:1.分析出这题在问什么,跟什么历史有关系,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 2.找出出题人故意设置的障碍,也就是俗称的挖坑,他挖咱们躲。

第二步是根据问题来回答,考生要把相关知识点组织成流畅的话术,做到条理清晰,思路明确,如果遇到不会的知识点,不会没关系,千万别乱答,因为大题都是根据你写的知识点给分的,如果你一通乱答,不光错的知识点不得分,还会拖累原本会的知识点,如果没有把握,现在草纸上写一写简单的思路图,后明确了再写在试卷上

后就是字迹一定要工整,字写得难看是水平问题,字迹工整是态度问题

想要历史后面的综合大题多拿分拿全分,有几个前提,1.基本功扎实,也就是说该知道了解的历史知识点一定要明白 2.要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知道每一个问题在说什么,要怎么答 3.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 4.做到字迹工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