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作为我国古代五大行星之一,自古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它的名称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标题:木星的古代称谓
岁星
在殷商时期,木星被称作"岁星"。"岁"与"期"通,意为期限,"岁星"的含义便是规定年岁的星。这是因为木星绕太阳公转一次约为12年,与我国古代以12年为一期的年历相近,因此木星被赋予了记录年岁的职责。
摄提
到了西周时期,木星又有了"摄提"的别称。"摄"意为提携、执掌,"提"指天帝,因此"摄提"意为执掌天帝星宿的星官。这一名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木星崇高地位的认识,认为它在众星中居于主导地位。
填星
秦汉时期,木星又被称作"填星"或"填星官"。"填"意为填补,"填星"的含义便是填补天帝星宿空缺的星官。这是因为古人观察到木星运行到某些位置时,会遮挡住某些恒星,仿佛填补了天上的空缺,因此得名。
木星
"木星"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中记载:"荧惑守心,岁星守毕"。这里的"岁星"便是木星。后世沿用了这一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除上述名称外,木星在古代还有许多其他别称,如"青龙之精"、"帝座"、"天府"等。这些名称都反映了古人对木星的重视和敬畏之心。
在现代天文学中,木星被称为"Gas Giant"(气体巨星),是由氢和氦组成的巨大行星。它拥有丰富的卫星系统,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四颗伽利略卫星:艾奥、欧罗巴、加尼米德和卡利斯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