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以其高亢激越的语言和深入人心的爱国情怀而广为传诵。词作如下:
辛弃疾的《鹧鸪天》:爱国情怀与豪迈气概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此词上片开篇便以豪迈的笔触勾勒出千古江山和英雄人物,表达了对亡国之痛和英雄已逝的惋惜。接着转笔,描写了金陵昔日的繁华景象,如今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殆尽。
词作下片通过对刘宋元嘉年间兵败如山倒的悲惨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昏君荒政和投降主义的痛恨,渲染出一种慷慨悲凉的气氛。词的最后三句抒发作者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豪情,表现出其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
《鹧鸪天》不仅是一首感人肺腑的爱国词,更是一幅壮丽激越的历史画卷。辛弃疾在词中挥洒自如,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豪迈气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展现了一代词人的壮志豪情和英雄本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