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辉映下的豪迈情怀

艺考专区 2024-11-10 09:56:50

《永遇乐·落日熔金》是苏轼的豪放词作,以其壮阔的意境和豪迈的情怀,成为词坛经典。

落日辉映下的豪迈情怀落日辉映下的豪迈情怀


起首两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一幅夕阳西下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金色的晚霞仿佛熔化了黄金,与天上的云朵交相辉映。词人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置身于这宏大的自然景观之中,不禁发出了“人在何处”的感叹,透露出对自我身处的时空和位置的迷茫。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春风吹拂,柳枝烟笼雾绕,梅笛凄婉悠扬,春天的气息似乎若隐若现。然而,这醉人的春色却勾起了词人的愁绪,他感怀时光流逝,春光易逝,内心的惆怅油然而生。

“元景萧索,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时过境迁,昔日的繁华盛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萧瑟的边塞风光。词人身处敌国,骑马远眺,遥望关塞的黑沉与长门的翠绿,更加深了他的孤独和落寞。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将自己的愁绪比作滚滚东流的江水,绵延不绝,难以排遣。春水流向东方,象征着岁月流逝,人生短暂。一句“恰似”将个人的愁绪与天地万物的广阔胸怀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浩瀚苍凉之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他思念亡妻王弗,却音讯全无,生死茫茫。词人强忍悲痛,故作洒脱,却难掩内心的苦楚和伤怀。“纵使相逢应不识”一句,既表达了词人对爱妻的刻骨思念,也流露出对岁月变迁和容颜衰老的感慨。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在梦中,词人重返故乡,与亡妻重逢。但转瞬即醒,徒留满腔的失落和悲痛。词人预料自己每逢中秋佳节,都会倍感思念,在短松冈下伤怀落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