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能够较好解决再选科目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二是等级区间比例依据我省往届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符合我省省情。三是能够保持考生每门学科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四是能够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注意事项:拔需要。
湖北省高考等级分是什么意思 湖北高考等级赋分的利弊
湖北省高考等级分是什么意思 湖北高考等级赋分的利弊
这样的方式对选拔出各类特殊人才有明显的好处,和传统的高考相比,这样的形式缩小了科目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别,新高考制度下,大家进行选课考试, 可以更容易发掘一个学生的强项,让他更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让学生有更多上大学的机会。
通过软件进行计算的,与往年高校分数比较。
实行3+3新高考的地区,比如说山东省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科是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的,但是你所选修的其它三门科目,则是以全省选择这一科目的学生成绩进行排名,然后以一定的比例赋予分数,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选课之间的不公平。等位分一种经过换算后的用来评测考生高考成绩的分数,等位分只是供考生和家长报考时用来参考的一种成绩水平评测分数,并不影响高考成绩。
“等第”就是我们所说的等级考等第排位,也就是说等级考的成绩最终会变为一个等第给到大家,具体分数依然是不公开的。总共有11个等第,对应不同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等位分排除了因考试难度异、招生、考生人数等变动因素所带来的干扰,使得考生可以很方便地直接将当年的考试分数对应位置与历年进行对比。
赋分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选考科目以学考合格为赋分前提,起点赋分40分,分100分。
也就是不论分数论档位,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此等级赋分制只针对新高考制度下的选考科目,统考科目(语、数、外)仍按卷面分计算。等级赋分的基本思路: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排序中,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
学考的成绩总共划分为ABCDE5级,其中E为不合格,E等比例不超过5%。每个等级划分比例情况如下表。学考以当次当科考生的卷面得分(卷面满分70分)为依据,按照下表的等级比例,按照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
新高考等级赋分标准是什为了使GPA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教务部还规定各门课程都大致符合正态分布,再次强调:各门课程确定的总成绩中,率(85分以上)原则上不超过20%,不及格率(60分以下)应有1%-10%。么:
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选择性考试科目: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考生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
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只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考生各科成绩,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为3分。以各科必考题70分+加试题30分卷面得分为依据,按最接近的累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计比例划定等级。
一、什么是“等级赋分”?怎样实行等级赋分简单说,就是学生选考的科目(政史地理化生中的任意三科组合)的卷面分数不是的高考分数,卷面分数需要通过对应等级转换为高考分数,这个转换的过程就是等级赋分。等级赋分后,学生的高考分数可能高于实际卷面得分,也可能等于或者低于实际卷面得分。山东省在浙江省试点的基础上,将等级化成了A到E8个等级,每个原始分(卷面得分)都会对应一个等级分。那么具体是如何换算的呢?请看下图:如小明原始分考了61分,按照等级划分,属于C+档,这一档的区间分数是58——69分,需要换算成这一等级区间的分数为61——70分。根据公式:(原始分区间分-某考生原始分)/(等级赋分区间分-原始分区间分)=(等级赋分区间分-等级赋分)/(等级赋分-等级赋分区间分),也就是(69-61)/(61-58)=(70-x)/(X-61),解方程得出x=63.45分,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的等级分为63分,比实际分数高了2分!根据这个公式,任何一个原始分都可以套出的等级分。二、为什么要“等级赋分”?为了更公平!这是选课之后,必然采取的新的对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同学科,试卷难度不可能一样!举个例子:加入某大学对该专业的要求是必选物理一科,那么考这个专业的学生,有可能是理化生组合,有可能是理史生组合,如历史的试题难度大于化学,那么选择理史生的学生的原始分数就会吃亏了,难以保证公平。而使用等级分,考生上的院校和专业,最终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也就是在竞争者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非原始分,能抹平了由于学科难度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使得不同科目之间成绩可以相加。三、“等级赋分”有什么影响?那么等级分真的能保证公平吗?不能!只能保证相对公平。使用等级分后,有人戏称命比实力更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是因为你选择的这一科,学生群体和命题质量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不是学生能够掌控得了的。举个例子,为什么现在出现“弃物理”现象?这是因为这种换算会出现“高手互掐”的情况,也就是说,因为物理较难,所以有可能选择物理的都是成绩的学生,这样的话,肯定也会划出8个等级,也许选择物理的1名考了80分,那么根据等级赋分,是不是也要赋分成的21分?这样,就不可避免的让很多本来想学物理,也有能力学物理的学生,纷纷放弃了物理。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卷面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换算到100-83、82-71、70-59、58-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每个考生的等级分。
其他信息:某些学校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所采用的是分段绩点法,强调按分数区分绩点层次。如下:90-100分=4.0;85-89分= 3.7;82-84分=3.3;78-81分=3.0;75-77分=2.7;72-74分=2.3;68-71分=2.0;64-67分=1.5;60-63分=1.0;60以下=0。如果一学期修了三门课,英文3学分(成绩4点)、历史3学分(成绩2点)物理3学分(成绩3点)。
新高考等级赋分意思介绍如下:
4-3(100-f)^2/1600意思是根据考生的排名赋分,而不是卷面原始分。新高考等级赋分就是作为一种相对性评价制度,等级赋分是根据某一考生在考生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来对其进行评价。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高考等级赋分是新高考规定的,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等级赋分就是其中3+3模式高考省份,第1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采用原始分,第2个3为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
3+1+2模式高考省份,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采用原始分,1为物理或历史,也采用原始分,2为另外两门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
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以解决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具体计算:
一、将每个选考科目的考生群体卷面分转换为等级。
二、将等级转换为等级分。
依此,把每个选考科目考生群体的等级成绩从高到低(从A到E)转换为100至30分的等级分数,每个等级分数都在一定的等级分区间内。根据每个考生的卷面分数及其所在等级的等级赋分区间,运用等比例转换法则将其卷面分换算成等级分。
等选考合格才能赋分;而选考的分数,也不代表高考最终得分。赋分的关键在于,要明白你选考的分数在全部考生(同一科目)中的排名。根据这个排名区间确定所在的等级。然后根据等级,赋以对应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经过这一套流程下来,高考最终成绩就出来。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按获得该次考试有效成绩的考生(即缺考或未得分的考生除外)总数的相应比例划分等级,位次由高到低分为A+、A、B+、B、B-、C+、C、C-、D+、D、E共五等11级。其中,A+为满分70分,E计40分。
“占比”是指每个等第对应的学生占比,举个例子:考生的卷面成绩在全市排名中如果排在前5%,则他这门学科的等级考成绩就是A+;如果在全市排名中排在前14%,则对应的等第是A,因为A+有5%,A有10%,只要排位在前5%-15%,对应等第就是A;以此类推,卷面成绩排名与等第进行一一对应。
有了成绩排名,换算为11个极端地讲,设这个区间某考生原始分为5分,赋分后也能拿到30分。等第之后,这11个等第分别对应着一个分数,这个分数就是最终计入高考成绩的分数,也就是上表的第三行。也就是说,门(等级考)的成绩是70分,也有40分。
新高考赋分制是什么意思? “新高考等级赋分”是指:对考生选考科目的成绩进行等级划分,然后根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相对应等级的分数。
以采用新高考3+1+2的省市为例,赋分共分为A、B、C、D、E五个等级,赋分起点为30,每个等级所占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5%、35%、35%、13%、2%,原始分按照数学公式转换为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区间维度,考生根据五个区间维度将卷面分按等级转换为实际分数。
二是缩小了成绩距,更加那么GPA是原始分指的是:考生在一份试卷中所得的卷面分数。原始分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或转换,能够真实反映考生水平。也就是说考生直接考试出来后的成绩。(4×3+3×2+3×3)÷9=3。促进教育公平。
弊: 一是对于极端偏科或本身成绩非常好的同学来说,等级赋分缩小了他们与后面同学的距,使他们的优势科目无法化发挥;
二是在赋分制下可能会导致学生只选择自己容易得分的科目,而有的科目则会被冷落。
总的来说,任何事物的公平都是相对的,而公平实际上维护的本身就是弱者的利益,有利也有弊,要辩证地看待。如果本身能把成绩学好,我想,无论什么分制也是不会被淘汰的。
湖北新高考分用可以很明显的表现每个学生在总体水平中所处的位置高低,也就是学生所处等级,并不是考出来的成绩,最终学生能被哪个档次的院校录取,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赋分计算。
赋分计算的方法如下:
以实际参加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5%、35%、35%、13%和2%。以上的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2、对应的等级、赋分区间
3、等级转换的具体公式
(Y2-Y1)除以(Y-Y1)等于(T2-X)(举个例子,某次考试:学生A历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内,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学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内,等级赋分变为了76分。X-T1)Y表示原始分;T表示转换分。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T1、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湖北省高考模式:
1、采取3+2+1模式
湖北新高考采取3+1+2新高考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2023年上海高考一分,三科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由考试中心统一命题,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原始分计入总分。
2、听力选科
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1为物理和历史,考生必须从中选择一科,由各省自主命题,每门均为10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2为化学、生物、地理和。
3、考试语种选择
举等级赋分制的好处就是缩小了科目的难度所造成的分数别,在新高考的制度下,大家就可以进行选课考试,每个同学所考的科目都是不一样的,还会缩小考试难度不同所造成的分数别。两个例子。
例1:某学科原始分前15%的考生分为100分,分为95分,则该学科A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100~95】。
已知A等级赋分区间为【100~86】分(固定不变),也就是说等级分是指由匈牙利裔美国物理学家Elo创建的一个衡量各类对弈活动水平的评价方法,是当今对弈水平评估的公认的权威方法。被广泛用于象棋、围棋、足球、篮球等运动。,原始分【100~95】的考生为A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100~86】分。
已知E等级赋分区间为【40~30】分(固定不变),也就是说,原始分【20~5】的考生为E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40~30】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